不断开创天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天水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锐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行动,不断开创天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洪和群发性地质灾害,遭受了“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波及,受灾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损失之重,历史罕见。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攻坚战,凝聚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夺取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
一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抓主抓重,突破关键领域,加强薄弱环节,办妥了一些大事要事难事,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后劲活力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加大力度调结构,综合施策保增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亿元,增长13%。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更趋科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5亿元,增长16%。深入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100个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进展较快,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以文化旅游和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亿元,增长15%。
二是建好用好重大平台,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坚持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提升现有国家级园区平台,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翻番增长,星火机床、华天电子、长城电器和上海胜华西部电缆电器等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天水农业科技园区提质扩园扎实推进,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荣膺“绚丽甘肃”十佳旅游景区,成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4届伏羲文化旅游节,我市获得“全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殊荣。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5项,总投资549.21亿元,到位资金102.63亿元。深化国有企业、非公经济、行政审批、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迸发。
三是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实施“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千方百计争投资、上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亿元,增长30%,100个市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宝兰客专、天平铁路、十天高速、麦甘二级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机场迁建、引洮一期、曲溪城乡供水等重大项目通过积极争取进展良好,争取实施了一批生态造林、农村能源、流域治理、安全饮水等项目,生产环境和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名城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伏羲祭祀广场改扩建一期建成竣工,赤峪路、成纪大道、孙家坪大桥等项目加快建设,五县旧城改造、新区拓建和配套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城镇化率33.39%,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四是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省、市惠民实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就业、社保、住房等一些突出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创新“双联”行动载体,已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1.3万件,落实各类帮扶项目2125个,总投资9.3亿元。深入实施“1461”扶贫攻坚工程,7个乡镇、75个村实现整体脱贫,全年减贫19.88万人。全力开展重大灾情抢险救援工作,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万余户近10万人,累计安排救助资金1.55亿元,筹集灾后重建资金14亿元,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灾后重建有力有序进行。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3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482元,增长16%。
五是深化平安天水创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积极推进,重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攻坚活动扎实开展。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城区大巡防体系基本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狠抓严打整治和专项行动不放松,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公众安全感比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重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一些突发性网络事件得到依法、及时、稳妥处置。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来做,认真落实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及时办复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上网民反映的问题,一些信访突出问题和历史积案有效化解。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张家川“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有了新进展。
六是下大气力改进作风,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一系列规定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强有力的举措深化效能风暴行动,部署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五个攻坚战,加大治庸治懒治散治乱力度,对一些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以及纪律松弛、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查处,促进了干部作风改进、发展环境好转。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着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营造了风清气正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成绩固然来之不易,但问题和差距更要勇于面对。我市经济总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多元产业支撑体系尚未形成;支撑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少,产业、产品大多处在粗加工环节和产业链低端,核心竞争力不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外贸出口增长缓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欠账大,公共服务水平低、不均衡。此外,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投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的问题,一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不适应发展形势和要求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全市改革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换挡期、深化改革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我省正处在经济发展黄金期、政策机遇叠加期和后发优势释放期。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上政策的取向,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准确把握现阶段天水自身发展的方向,在统一认识中步调一致,在趋利避害中主动作为,在加快发展中转型跨越。
一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新思想。习总书记强调,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既要有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也要注重质量、效益和环境。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在科学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现状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对我市而言,把握和落实好这些新思想、新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一方面,我市属欠发达地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好的问题同时存在,加快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去年全市生产总值480亿元,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增长82.33倍,但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比,经济总量还是偏小,尤其是我市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13000多元,比全省低10000多元,比全国低约28000元。如果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扶贫攻坚、增加财力都会出问题。所以,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确保质量、效益和环境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保就业、增财力、惠民生提供基础,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后劲创造空间。
另一方面,我市自然生态良好,这是我们的独特和最大优势;同时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和提质增效任务也非常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不考虑生态环境和发展质量,急于求成,一味求快,不仅快不了、也长不了、最后还转不了,结果就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这一点全市上下务必认识清楚,任何时候都要将提质增效作为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务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二要准确把握省委对天水工作的要求。省委王三运书记明确指出,天水要一手抓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攻坚。三运书记的重要指示,既对天水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着眼长远发展,名城建设是优势所在,抓好了就能够“强市”。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从城市建设的现状看,主城区和县城规划布局雷同、空间组合混乱、建筑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元素,开发建设基本上都是平铺直摊、缺乏层次,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上没有大的突破,这与天水在全省的地位不相称。城市强,地区经济才强。天水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升在区域大局中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把城市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立足当前实际,扶贫开发是最大短板,抓好了有利于“富民”。按照国家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去年减贫后全市贫困人口92.29万,贫困面29.97%,基本上又返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要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打好扶贫开发这场硬仗。全面建成小康,并非指同一水平小康,各地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同一时间实现同一水平小康也不现实。我们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就是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明确的定量指标。2010年,全市GDP为300.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5元,未来7年要建成全面小康,这三项指标就要分别达到600亿元、23014元、5650元。面对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严峻形势,要如期实现翻番目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不能消极懈怠,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盲目蛮干,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快则快,在小康建设上不拖全省的后腿。
三要准确把握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有利因素占主导地位。从风险挑战来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蔓延,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依存度较高,大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以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倒逼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政策机遇来看,基础设施方面,中央明确将在中西部集中建设一批重大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骨干渠网,加快中西部铁路、民航、油气管道和输电通道等工程建设,省上强力推进东部交通大会战、东部百万亩土地整理、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对我们进一步缓解水资源压力、完善交通网络、促进能源外送和就地消化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区域发展方面,中央继续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省上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规划构建的“一横两纵六区”城市化战略格局、“一带三区”农业战略格局、“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确定的重点开发区都与我市有着直接关联,有利于我们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在参与区域分工协作中加快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中央将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为我们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机遇抓住用好,在扩大经济总量、推动转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
三、今年全市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今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突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主题,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经济实力,着力破解瓶颈制约,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保持和扩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现阶段,我市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向中期迈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显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的矛盾日益显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我们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矛盾日益显现,破解这些矛盾是事关我市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改革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用改革创新的措施解决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成效推动发展。基于此,今年必须突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统领各项工作。去年12月以来,由市委、市政府16位领导分别牵头,对重要领域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关键环节改革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召开汇报会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春节前后,根据汇报会上提出的意见,又对调研梳理出来的改革事项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待最近研究确定后,将分解到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单位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总体部署,把好方向、聚焦重点、遵循原则、掌控节奏,扎实有序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把好方向,就是要学深学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精神,关注和研究国家部委后续出台的一系列更加细化实化的改革政策,自觉把上级政策同各自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目标,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提出的任务单、路线图、时间表推进改革,确保各项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聚焦重点,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去年全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提出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进一步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性的,哪些是落实过程中的,哪些是客观存在的,哪些是主观造成的,哪些在别的地方早已解决而在我市仍是老大难问题,哪些在别的地方是一般性问题而在我市是特殊性问题,有的放矢、聚焦发力,在化解重大矛盾、重大制约、重大障碍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遵循原则,就是要着眼于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促进各领域重点工作,坚持尊重规律与探索创新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先行先试与综合配套相结合、为了人民与依靠人民相结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找准改革政策与实际工作的契合点,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掌控节奏,就是要围绕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这一时间设定,按照“两先一放一管”的原则,对中央和省上已经明确且可以操作的,要不等不拖、尽快打开局面;对严重影响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方面,要马上研究制定具体改革办法,积极稳妥推进;对中央和省上尚不明确的,要提前作深入的研究,待具体方案出台后,抓好衔接落实。总的要求是,分清轻重缓急,抓紧先干起来,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工作任务量大面宽、繁重艰巨,重点要在六个方面抓实见效:
第一,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多元支撑产业体系。我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支撑点较少,几个主导产业稍有波动,全市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非常现实而紧迫。农业上,要以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为抓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调结构力度,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既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又让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把果品、蔬菜、畜牧、劳务打造成百亿元主导产业。此外,要立足部分山区浅山区、林区林缘区中药材种植渐成气候的实际,积极引导和支持成纪、岐黄、太极等制药企业拓展基地,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工业上,要以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实现产权多元化,做好众兴菌业及星火、风动、锻压、海林等企业的股权优化和上市工作,扎实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和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把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打造成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三产上,要突出强基础、扩总量、提水平,落实好优惠政策,消除各类隐性壁垒,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邮政通讯、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发展,以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促进非公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打造一批富民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点来抓,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尽快制定出台全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搭建好麦积山大景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担保两个平台,特别对中华始祖文化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区、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相对成熟的项目,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规划,抓紧启动实施,推动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产业,离不开科技支撑和自主创新,一定要重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加快创新型天水建设,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能力。
第二,突出招大引强,实现项目建设重大突破。从目前来看,我市经济发展依靠消费拉动能力较弱,依靠出口拉动的作用微乎其微,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是我们最现实的选择。现在争投资、引项目的机遇千载难逢,但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推动“3341”项目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关键还是要看谋划的深度、争取的力度和工作的强度。要提高项目谋划水平,深谋细研国家和省上的战略布局、政策导向,用足用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发展平台,找准看清各自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在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等各个方面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以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和大企业产业转移。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把招商引资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亲自带队,主动出击,登门拜访,招大引强,力争引进项目的数量、体量、质量都上一个台阶。要狠抓项目落地实施,坚持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协调解决好征地、拆迁、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使项目一旦获批、一经签约就能落地实施。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实行“全过程、无缝隙”管理,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今年全省项目观摩是“看高不看低”,所谓“高”,既包括新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也包括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项目。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此要求,精心谋划,提早动手,确保今年项目观摩有看头、有特色、有亮点。
第三,狠抓扶贫开发,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深入实施省上“1236”和我市“1461”扶贫攻坚计划,努力实现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年27.7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一要集中突破重点区域。今后几年全市80%的整乡、整村推进项目,要集中安排在10个连片开发区,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实施整流域山水林田路和环境综合治理,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以连片地区的突破带动全市扶贫开发进程。二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坚持片区攻坚与扶贫到村到户有效衔接,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脱贫计划、收入情况,因地制宜换穷貌,因户施策挖穷根。三要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增收渠道单一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脱贫致富步伐,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相对贫困将越来越突出。要更加重视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配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扶贫开发,推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对有搬迁条件和搬迁意愿的农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四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视智力扶贫,整合培训资源,实施“雨露计划”和“两后生”培训工程,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步做好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引导群众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四,注重基础优先,提升发展综合保障能力。基础设施对发展成本、发展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定要放在优先位置来抓。要围绕打造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加快宝兰客专、天平铁路、十天高速、宝天高速街亭温泉出口、麦甘二级公路、洛礼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做好机场迁建、天水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天平高速公路、310国道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秦州至三阳川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高速公路连接线、重要出口断头路、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提高全市交通路网密度和通畅程度。要着眼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争取实施城区应急供水、曲溪城乡供水等工程,加快张家川富川、秦安小湾河水库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和保障能力。要坚持打好天水最具优势的“生态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多措并举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继续实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国家生态公益林、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大城乡环境特别是农村污染整治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最大限度防止污染事件发生、减少雾霾天气出现。要拓宽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健全机场迁建、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商贸旅游等经营公司和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研究制定非公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投资运营,运用市场手段、采取多元办法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要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行引资,完善金融激励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和支持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第五,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化建设上水平。我市城镇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8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的差距,也是迎头赶上的潜力。我们要认清方向、走正路子,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核心、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子。一是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天水有山有水有资源,多姿多彩多优势。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自然生态结合、与历史文化结合、与产业发展结合,就必须准确掌握国家和省上的部署要求、方针政策,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高起点修编总体规划,做到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使全市城镇化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名城建设要有所突破。新型城镇化,不是原来分散的城镇化,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要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推动两区融合对接、东西双向延伸、南北两山扩展,进一步拓展空间、扩大规模,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力。要着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区重点路、桥等畅通工程建设,实施小巷道硬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区现有路网的连接度,统筹抓好公共停车场、社区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污水处理和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三是美丽乡村要多点开花。建设原则上,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结合灾后重建和易地搬迁,选择一些中心村、重点镇逐步推开,不能摊大饼式地一哄而上;建设内容上,统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注重与周边村、镇的联动,考虑与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在空间上的呼应和产业上的互补,尤其要做足做好地下空间利用的文章;建设风格上,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科学布局用地增量,着力盘活土地存量,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力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建设时序上,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突出乡镇中心、公路沿线、景区周边、市场附近、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打造天定高速公路、庄天二级公路、310国道沿线三条城乡一体化示范长廊,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典片区。四是综合管理要见到实效。深入开展“整治城乡环境、推进三城联创、建设美丽天水”活动,进一步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做到经常抓、反复抓,对乱倒乱排、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加以解决,力促城乡面貌发生大的改观。
第六,牢记人本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抓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要增强双联行动实效,围绕落实今年省上10项23件、市上13件惠民实事,尽力为贫困村帮建一批民生工程,为特困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要稳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将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构筑起覆盖全市、保障基本、适度提高、群众认可的民生安全网,最大限度满足文化、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民生需求。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还要根据各个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界定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个人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市场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要积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解决,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要支持劳动者提高自身生产能力予以解决,需要党委、政府兜底的民生问题必须责无旁贷、想方设法解决好。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相结合,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实领导信访接待和包案制度,及时办理答复网络留言板上反映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履行好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敏感性事件的应对、重点信访案件的化解,一定要认真分析、综合研判,一定要依法依规、稳妥果断,确保不出大的问题。要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推进张家川“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2月11日,市委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总体安排,突出“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紧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改进作风树形象、服务群众惠民生、建强组织增活力、转型跨越促发展”的思路,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规定动作要做到位,自选动作要创特色,绝不能抱有“闯关”心理,绝不能搞成“虎头蛇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今年各项工作,以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务求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要促进作风改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条主线,就是认真查找和整改社会关切、群众不满的突出问题。我觉得,目前我们作风方面的问题,除了“四风”表现之外,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力不强,安排了的事情迟迟不见落实,工作被动应付、效率低下,没有担当,无所作为,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后拖;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过多,审批中的自由裁量权较大,职能分散、职能交叉、职能重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服务意识淡薄,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和现象,对投资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助长歪风邪气,绝不能姑息迁就。要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顽疾、行为之垢和体制机制弊端进行一次大扫除,要见事,更要见人,要用砸掉一些人饭碗的决心来优化发展环境,这方面要下硬手、动真格,绝不能来半点虚的。特别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注重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同步推进,该放的要坚决放开放手放活,不能明放暗不放,或者搞变相应付,也不能简单地调整归并;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老路,真正以良好的环境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我市流动聚集。
二要促进能力提升。目前,我们的一些干部无所适从,不善谋、不实抓、不会干,对上级的政策精神领会不够深透、运用不够灵活、落实不够到位,面临的机遇抓不住,安排了的事情干不好,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其能力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眼界。想不到、看不到,必然做不到;想得不远、看得不高,必然做得不好。这就需要坚持解放思想,不安于现状、亦步亦趋,要敢闯敢试、敢走新路,谋划工作视野要开阔,站位要更高一些,推动落实要着眼于在全省争先进位,力争发展的速度更快一些、质量更好一些。二是学识。俗话说,不学无术。这个“术”,就是本领。要提高本领,只有加强学习,除此别无他途。要抓好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强对宏观经济、方针政策、发展趋势的研判,深化对本县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瓶颈、发展关键、发展机遇的把握,学政策、用政策,学项目、做项目,学经济、抓经济,锻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本领。三是修养。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这个道理一定要牢记。一把手要敢于民主、善于集中,有容人容事容不同意见的雅量,放手支持班子成员开展工作;班子成员要找准位置、端正心态,坚决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人格魅力以上率下,为党员干部当好表率,共同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三要促进固本强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建强基层组织、夯实执政基础提供了难得契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载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实现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强化服务和创新发展中增活力、破难题、求实效。要着眼强村富民,以“双联”行动助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和经常化使用,打造发展型农村党组织;要立足为民便民,深入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的社会管理、服务群众功能,打造服务型社区党组织;要围绕提质增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效能风暴行动,下决心治庸治懒治散治乱,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打造效能型机关党组织;要突出规范提升,抓好城郊区、城中村、村转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经济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等新领域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引领型“两新”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委各常委,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指导抓好各自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组织建设,整治一批后进党组织,培育一批先进党组织,切实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带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要促进廉政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绷廉洁从政这根弦,谨记党纪国法“高压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以及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严明政治纪律,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对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坚持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早打招呼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从严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定期开展述职述廉述作风和警示教育,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敲警钟、紧螺丝,教育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同一个岗位任职时间太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是好多腐败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在同一岗位尤其是重要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要本着对干部关心爱护、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交流,防止因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而使干部“失足”。
五要促进工作落实。市级领导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多调查研究,多走动式管理,多督促检查,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管用的文,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任务必须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指导和推动分管联系工作有效开展。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对号入座领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把措施定实定细,把责任具体到人,主要负责同志要身先士卒,把作用体现到研究谋划、科学决策、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和督查室要认真履行职能,抓好对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报告进展和成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坚决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盲目举债留下烂账的,离任后也要追究责任。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降去留直接挂钩,倒逼干部踏实干事,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紧行动起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