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在武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山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刘长江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过去四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四年,是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启动“十一五”规划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 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与2002年相比,2006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增长63.6%;农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增长9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9669万元,增长89.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844万元,同口径增长31%;财政支出达到3.02亿元,增长1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基本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目标,落实各项增粮措施,粮食总产达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成完善了滩歌黑池殿等11个蔬菜园区,推广复种地膜菜瓜5.5万亩,建成蔬菜贮运企业117个,胡萝卜等9个品种被评为绿色品牌,获得了“中国韭菜之乡”和全国绿色农业基地县认证,蔬菜面积突破20万亩,总产量7.01亿公斤,总产值4.45亿元。农业区域特色基地不断扩大,种植优质洋芋20万亩,建成果品基地1.2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9710户。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城区南、北两山绿化取得突破,完成造林27.9万亩。建成了北顺渠、东顺渠、南河灌区渠首和西关渭河堤防,实施了车岸渠和南河东、西干渠衬砌以及人畜饮水、安全饮水
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 万亩,解决了6.5万名群众的饮水困难,兴修梯田5.6万亩,治理流域183平方公里。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从业人员达到2.43万人。劳务输转47.3万人(次),创收8.1亿元。实施了四门三衙等7村易地扶贫搬迁和滩歌关庄等38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有1.91万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开展百日集中行动,规划先行,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
——城镇经济平稳运行。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先后完成了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100万吨生产线技改,建成了鸳鸯鸿煜公司、天晨酒厂和一批面粉加工、机砖制品等企业,实施了温泉钼矿的勘查。完成了43户国有企业改制。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三农”、重点项目、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了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商贸流通进一步活跃。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开发了卧牛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景点,水帘洞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宝兰铁路二线建设,新建改造贺岷、龙榆、武漳和316国道、盘温路武山段等干线公路12条236公里,其中铺油6条123公里;建成了滩歌等四个汽车站和乡村道路48条356.4公里。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自然村通电率达98%。建成沼气池2200眼。8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移动信号覆盖率达90%。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区开发改造,投资3.6亿元,建设各类工程220多项,基本实现了建设一个新县城的目标;启动新一轮城区开发,初步形成了火车站广场和道路的雏型;小城镇开发建设,投资3.2亿元,完成各类建设工程140多项,形成了5镇4乡共同发展的格局。争取实施各类项目251项,总投资12.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8.7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5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实行了科技人员承包园区责任制。调整教育布局,改造新建了三中、城关二小等一批学校,改扩